您的位置:首页>热点商业 >

新一轮“抢人大战”开始?长三角:人口增量跌破50万

新一轮“抢人大战”开始?长三角:人口增量跌破50万,接下来,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。

最近,在“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”的背景下,各省陆续发布了2022年国民经济发展,地方人口数据的变化尤为引人注目。在公布的23个省份中,浙江以净增长37万人排名第一。由于“人口最多的省份”广东尚未披露数据,能否夺得“人口增长冠军”还有待确认;湖北、安徽以净增长14万人排名第二,江西以10.58万人排名第四,其次江苏、广西净增长人口也超过两位数,达到10万人。

总的来说,虽然目前已经有6个省实现了两位数的人口增长,但在不包括广东的情况下,已经追平了2021年。然而,急剧下降的增量数据直接暴露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口压力——

另一方面,2021年的增量“优秀”也相继减少。湖北、江苏、福建的增量分别减少了40.74万、18.1万、25万,而湖北、江苏、福建的增量分别减少了40.74万、18.1万、25万。

与此同时,从地域上看,回调趋势也同样明显。其中,长三角在2022年常住人口增长期间首次跌破100万人,实际上只增加了47.46万人。而且京津冀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,继2021年减少29.84万人之后,2022年人口流失规模进一步扩大,达到42.3万人。

从学术界的角度来看,人口负增长一旦开始,就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。这意味着吸引人口保持机械增长将是当地赛车的重点。2017年“抢人大战”推动具有一定学历和技能的人口基本实现“零门槛”后,是时候开始新一轮的“抢人大战”了。

新一轮“抢人大战”开始?长三角:人口增量跌破50万

长三角:增量跌破50万

截至目前,23个披露数据的省份中,自然有16个人口负增长。其中,山东、河南、安徽、甘肃首次从“正”变为“负”,而北京在2003年短暂负增长后,在20年内第二次出现负增长。

相比之下,2021年有13个人口自然负增长的省份。当然,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“负增长”并不奇怪。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和劳动经济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所说,当生育更换水平低于2.1时.在未来的某个时刻,肯定会走向负增长。

自然增长乏力,机械增长已经成为当地“稳定人口”的主要方式——通过吸引外来人口来实现人口净增长。上述研究人员提到,虽然上海、江苏等地之前实施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,但在人口规模上一直表现良好,通过大量吸引外来人口。

资料显示,2021年上海、江苏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转负,分别为-0.92‰、-1.12‰,浙江、安徽保持正增长,但也只有1‰、0.05‰。长三角全年净增人口达109.21万人,处于如此“紧平衡”的状态。

到2022年,安徽也转向了自然负增长,“-0.93‰“相应减少5.7万人,浙江自然增长率接近临界线,自然增加人口只有0.3万人。也就是说,浙江和安徽的净增长率分别为36.7万和19.7万。

需要强调的是,长三角作为一个经济高度活跃的地区,长期保持着较高的人口吸引力。在过去的十年里,该地区常住人口的增长规模一直保持在100多万人口。然而,2022年,三省一市净增人口仅为47.46万,创历史新低。其中,上海人口减少13.54万,是10年来人口减少最多的一次。

京津冀:减量超过40万人

在2021年负增长29.84万人之后,京津冀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。2022年,人口流失将扩大到42.3万人。

具体而言,北京常住人口已连续六年“温和”负增长,2022年人口减少最多,为43.000人;天津连续两年净减少10万人口;河北发生了最大的变化,2021年减少15.84万人后,2022年流失规模几乎翻了一番,达到28万人。

就增长构成而言,京津冀2021年的自然增长率分别为0.96‰、-0.93‰、-0.43‰,北京也在2022年转负(-0.05‰),相关数据尚未在天津公布,河北将进一步扩大至-1.71%。由此计算,去年河北减少的28万人中,自然有12.7万人,这意味着仍有15.3万人净流出;北京自然减少0.1万人,人口净流出规模达4.2万人。

在接受采访时,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指出,随着京津冀在全国市场上的经济份额下降,就业变化必然会影响人口流动。

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,2022年京津冀占全国GDP的8.29%,而2012年的份额为9.5%,十年来呈下降趋势。相比之下,2012年长三角占全国GDP的比例保持相对稳定,2012年为23.7%,2022年为24%。

有人认为,2014年北京主动“减量发展”后,常住人口减少是京津冀地区吸收人口的主力军,常住人口减少是必然的结果。但如果河北“无法控制底部”——除了就业岗位、商业环境和公共服务质量,会影响普通人“用脚投票”的选择,进而影响整个地区的人口规模。

新一轮“抢人大战”开始?长三角:人口增量跌破50万

此前,在以“动批”为代表的北京贸易服务业迁出过程中,河北承接了大量人口,2014年至2020年常住人口平均增加22万人。然而,有些行业离北京很远,很难生存。农民工“去工作岗位多的地方”是合理的。

一位人口专家还提到,京津冀的经济分布结构与长三角和珠三角有很大不同。除了北京,其他两个省份的就业吸纳能力相对较弱,而北京更倾向于“先进制造业、高端服务业”等“先进制造业”。但从人口结构来看,“高端人才毕竟是流入流出的少数。”他提醒我。

江西省贵州由负转正

在2022年各地常住人口的变化中,我们也可以看到,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一些地方“扭亏为盈”的主要筹码。

就拿江西来说,2021年常住人口增长由-1.46万人改为2022年10.58万人,其中自然增长仅为1.1万人,机械增长达9.48万人。

在内蒙古,常住人口增长由2021-2.8万人改为2022年1.17万人,不同的是,其自然增长人口仍为负,减少5.4万人,通过吸引6.57万外来人口,才能实现“转正”。

陈耀表示,近两年江西“上涨趋势”良好,充分发挥了稀土、锂矿等战略资源的优势,在培育新能源产业方面表现良好,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。除了畜牧业,内蒙古的能源基地建设和“东数西算”项目的布局为其吸引外来人口提供了支撑。

然而,另外两个“转正”的省份,情况依然十分严峻。

其中,虽然贵州常住人口增长由2021-6万人改为2022年4万人,但具体来说,贵州自然增长了14.3万人——是公布人口数据的省份中自然增长最多的一个,也就是说贵州还没有足够的吸引力,留下了“自己人”。

而且2022年甘肃净增长2万人,其中机械增长2.1万人,但在陈耀看来,甘肃还没有形成新的经济动能,行业缺乏亮点,还将面临较难的人口流出局面,“一年的数据无法解释问题”。

显然,经济和人口是联动的。资料显示,贵州人均GDP长期位居全国最后,2015年、2017年、2018年连续超越甘肃、黑龙江、广西,排名倒数第四,而甘肃在被贵州超越后,至今排名最后,2022年人均GDP仅为45.000元,相当于浙江人均GDP的38%。

以上就是新一轮“抢人大战”开始?长三角:人口增量跌破50万的全部内容,关注东方财报,小编带你了解更多相关资讯。

猜你喜欢

“走钢丝”的美联储:加或不加都“后患无穷”

火必推出多米尼克元宇宙绑定代币DMBT 增强Web3.0话语权

国际黄金期货实时行情软件有哪些

版权声明

vip财经网部分新闻资讯、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(部分报媒/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),仅供学习交流。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,立即删除。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。


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